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胶质神经元肿瘤【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胶质神经元肿瘤 【摘要】目的 讨论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specific enolase, NSE)的浓度变化。方法 按病情轻重(格拉斯哥评分)将 40 例单纯颅脑创伤病人分为轻型(11 例)、中型(14 例)、重型(15 例)三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外周血 GFAP 和 NSE 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进行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监测及预后评估并将上述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GFAP、NSE 与病情轻重、预后、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均具有相关性(P[1], 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 specific enolase, NSE)即是新近受到广泛重视的两个特异性标记物之一[2]。两者来源不同,损伤后释放机制各异,本讨论通过联合检测 GFAP 和 NSE 在颅脑创伤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相应变化,以期进一步细化两者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神经外科 20XX 年 9 月至 20XX 年 4 月收治的单纯颅脑外伤患者 40 例。入选标准包括:外伤后 4 h 内来院;既往无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史;非酒精或毒品成瘾者。其中男性 28 例,女性 12 例,年龄 18~61 岁,平均36.9 岁。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型(GCS≥13,11 例)、中型(8<GCS<13,14 例)、重型(GCS≤8,15 例)颅脑损伤三组。另收集对比组 10 例,为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门诊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另外,根据是否接受开颅手术又分为手术组 17 例和非手术组 23 例。每位患者均被详细告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验过程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情危重者由患者家属代为实施。 1.2 方法 对于非手术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的当时(均值为伤后 2.3 h)、6 h、8 h、12 h、16 h、24 h、48 h 各时刻采集静脉血 5 ml;对于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 2 h、4 h、8 h、24 h 各时刻采集静脉血 5 ml。采集的静脉血在 30 min 内离心(3000 r/min,10 min),分离出血清后超低温(-80 ℃)保存以备批量检测。GFAP 和 NSE 测定采纳酶联免疫法(sigma,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