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荀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究荀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究 荀子是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他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我们今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 荀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他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人性恶。人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荀子直面普罗大众的生活现实,承认人在吃、穿、住、用、行方面的自利性本能的合理合法性,建议君王努力解决这些基本问题。 既然人性为恶,现实是如此残酷,那又怎么可能制造出理想的社会生活环境呢?荀子的办法是从外在强制方面下功夫,对人性的利益冲动严加限制。 二、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明于天人之分的世界观教育。荀子的世界观教育主要要求人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通过对“天人”之辩的总结和批判,提出了唯物主义的“明于天人之分”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对世界的认识是:自然界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人的职责就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用规律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进行这种“明于天人之分”的世界观教育,目的在于培育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至人。 2.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教育。荀子反对“天命”,主张人应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进取。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荀子认为人不仅不靠天,而且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天”不会满足人,人应该信任自己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地利用自然规律和各种自然条件,去控制、改造自然。荀子认为人应当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要不断地学习,锲而不舍地追求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 3.义利结合、义先利后的义利观教育。荀子在继承儒家重义传统的基础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形成了“义利结合”、“义先利后”的义利观。在荀子看来,只有做到“天下皆合于义”,王道理想才能实现。综观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可以发现:他们更多的是基于“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者”而做出的论断;当然,他们也十分关注人的物质需求。 4.以礼为本、隆礼重法的政治观教育。荀子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以礼为本、隆礼重法的政治观的教育。“礼”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起到约束人的欲望和法律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荀子在以礼为本的基础上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政治观教育。荀子从根本上认识了“礼”是治国安民之本。 5.注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