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学生成为“乐之者”让学生成为“乐之者”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本应深受学生的喜爱才对,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却无形中变成了学生的“负担”。这多半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和学校升学利益的影响,不仅学校没能提高对于思想政治课的重视力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目上,而且任职的老师思想和观念也都很落后,导致老师普遍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在这样的教学形势和模式下,不仅弱化了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更是使政治教学高耗低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从事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要对政治课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政治学习,不再将政治的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真正成为“乐之者”,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那么,在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借图之力激趣 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本中,很多内容的展示,都增加了数量众多、内容精致、形式多样的图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正是这种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让政治课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不少好印象。 如,初一年级的课本中,有“孔子教学”的插图,当时,我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就进入课本内容的教学,而是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图,并说说自己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一听是看图,便来了兴致,各个都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并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观念。这些课本插图,不仅是一张图片,它反映的是这个阶段史实的某一个时刻,具体、形象、隐藏的是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内容和信息,能够在学生构建政治概念时提供丰富的、可靠的想象依据和推断根据。合理、有效地利用插图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而且还有利于培育学生观察、分析、鉴赏和探究的能力。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以话之力激趣 故事向来是学生的最爱,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而当下的政治教材,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添加了大量生动、活泼、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老师应更好地利用这一教材优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故事,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每次讲授新课之前,我都会先将与教材中相关的一些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老马识途等,挑出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的内容和成语故事,课上组织学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