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登记问答 为什么要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本质要求,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与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社团登记管理制度并列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社团法人登记管理都是全国统一的,同样,只有进行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才能与之相协调、相配套,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法人登记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2)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自我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要面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就要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有条件的还要进入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活动。只有进行登记管理,颁发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才能使事业单位取得不受地域限制的、持久的合法凭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造条件。 (3)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的发展变化,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事业单位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保证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4)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管理行为,保障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事业单位走向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管理。 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 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是指经事业单位申请,由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在证书上标明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是根据《民法通则》对法人条件、法人的权力和义务的原则规定,由《条例》作出的具体规定,它的法律意义在于: (二 )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是事业单位法人条件的实质 性 内容,反映 了事业单位法人的概 貌 ,并在一 定程 度 上体现了事业单位法人的权利能 力和行为能 力。 (三 )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的登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