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俗称“痨病”,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病是全身性疾病。人体的各个脏器(器官)如肺、骨、关节、喉、肾、肠、腹膜、脑、皮肤、生殖器等,都可受到结核菌的侵犯而发病。结核病发生在什么器官,就叫做这一器官的结核病。如发生在肺就叫肺结核(肺痨);发生在肠就叫肠结核(肠痨);发生在骨就叫骨结核(骨痨)……。人体被结核菌侵入(医学上称这种人为已受结核感染者)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病,只是在结核杆菌侵入后,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发病。由于结核杆菌主要是通过人的呼吸道传播,所以,结核病以肺结核为最多见(占 80%)以上,其他脏器的结核也常起源于肺结核的播散。如果把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作好了,其他结核就不致发生,因此,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肺结核病是防治的重点。 结核病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构成结核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三: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者。只有这三个基本环节都同时存在时,结核病才会流行。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结核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咳出的痰,肺结核病人痰涂片检查找到结核菌称涂阳肺结核病人;痰涂阴性,但 X 线或其他检查显示活动性病变者称涂阴肺结核病人,涂片阴性培养阳性者称培阳病人,涂阳和培阳病人统称为菌阳病人。现代研究表明:只有涂片阳性的病人的传染性最大,涂阴培阳病人虽有传染性但很小。这就是现代结核病防治为什么把涂阳病人作为主要发现和治疗对象的原因。研究还表明:每个涂阳病人每年可传染 10—15 个人,估算我国现有涂阳病人 160 万。 有了传染源,结核菌还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才能传染给别人。肺结核病主要传染途径—飞沫核。能传染结核病的飞沫有两种:1.涂阳病人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核散播于空气中,小于 4—5 微米的可以在空中漂浮 4—5小时。咳嗽一次可排放 3500 个飞沫核,打一次喷嚏可排放出 100 万个飞沫核。这种带结核菌的飞沫,一旦被健康人吸入到肺泡内,若遇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引起感染。这种带结核菌的飞沫落到地面和衣物上就失去传染性。2.涂阳病人随地吐痰,干燥后形成小于 4—5 微米的尘埃,飞沫核被健康人吸入后同样可引起感染。 易感者: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内父母或祖父母等长辈有结核病,儿童较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