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拟化,当前的虚拟化技术主要有哪些? A:顾名思义,“虚”总是相对“实”而言的,在IT 行业,所谓的“实”,也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器、CPU 等硬件产品以及部分可视化软件等,用虚的软件来代替或者模拟这些实际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虚拟化。 虚拟化的本质就是把软件变成可以按需递交的动态服务,从而减 IT 管理的成本,同时大大提升 IT 服务的响应速度。当前的虚拟化技术有:服务器虚拟化、CPU虚拟化、程序虚拟化、操作系统虚拟化、硬件虚拟化、完全虚拟、超虚拟化、桌面虚拟化、操作系统级的虚拟化等。其中比较简单的是操作系统虚拟化。即其中一台计算机可以运行相同类型的多个操作系统。这种虚拟化可以将一个操作系统的多个服务器隔离开来。通过这种虚拟化可以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理上的空间限制,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自由掌控。 当前,最复杂的虚拟化是硬件虚拟化,即硬件防真。它通过在宿主系统上创建一个硬件虚拟机来仿真所需要的硬件,这种技术的缺陷是速度非常慢。其次,还有完全虚拟化、超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等虚拟化技术。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之十大误区 尽管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已经逐渐普及,但是我们仍不能忽视对虚拟化技术的理解误区,常见有如下十大理解应用误区,下面在此逐一分析。 误区 1: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多台物理服务器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单个应用通过虚拟化技术而运行在多台物理硬件上 实际上,虚拟化技术不能将一个应用分布运行在多台物理硬件上,那是分布式计算要去解决的问题。分布式计算环境和虚拟化环境是两种不同的资源整合方式。当然,如果想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一个应用跨物理平台运行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只是为了解决不同硬件之间的CPU 和内存级指令、数据的同步,需要使用一些特别的技术,比如 In fin iban d 等,这会极大地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实际上,基于这种理念的虚拟化产品曾在实验室实现,但是由于成本等因素无法投入市场。今天能看到的所有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解决方案都不提供一个应用跨物理服务器运行,也就是说,虚拟化环境下一个应用能使用的最大资源就是一台独立的物理服务器。 误区 2: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就会陷入将多个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尴尬 通过虚拟化技术,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效率和灵活性。但同时也使得单台服务器上运行了多个独立的虚拟机,也就是多个不同的应用。我们原来在一台服务器上只运行一个应用,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