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手术室管理 介入手术室布局 一、位置 介入手术室设在影像中心、介入科或放射科内。一些医院心内科也设有介入手术室,专供心内科使用。 二、布局 介入手术室在建筑布局上应成为独立的单元系统,其内应严格区分为三区:即一般 工作区、清洁区、无菌区,或称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三区应以门隔开。 (1) 一般工作区:包括患者休息室、换鞋更衣室、淋浴室、办公室、值班室、储藏室。 (2) 清洁区:包括器械室、敷料室、器械洗涤室、消毒灭菌室、麻醉复苏室。 (3) 无菌区:包括介入手术间(DSA 机房)、DSA 遥控操作间、X 线观片间、暗室、洗手间、无菌器械、双料间。 在平面布置时,无菌区(限制区)放在内侧;清洁区(半限制区) 在中间;一般工作区(非限制区)放在外侧。 (4) 介入手术间:分血管性介入手术间与非血管性介入手术间。有条件者应设隔离手术间。 三、一般规则 (1) 入室处有专人管理,凡进入介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换鞋、更衣、戴帽子,进入无菌区或施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外出时,更换外出衣和鞋。注意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2) 患者人室应在清洁区更换推车。步行者应换鞋,由患者通道进入手术间。 (3) 室内各种物品要定量、定位放置,用后物归原处。 (4) 介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 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动作敏捷、认真、细致、精力集中、团结协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5) 对所施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应详细登记,逐月统计上报。 第一节 布 局 介入治疗是在 X 线血管造影机的导向下进行的无菌介入治疗,介人手术室的整体布局除了要符合手术室的无菌要求外,还要有适合 X 线机工作的环境。 一、介入手术室的选址 介入手术室的选址既要方便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又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一般可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或单独设置,并要靠近各临床科室。 二、介入手术室的整体布局 介入手术室应按外科手术室的要求严格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限制区包括机房、无菌物品放置间;半限制区包括控制室、洗手间、导管冲洗间、敷料器械准备间;非限制区包括更衣室、办公室、候诊室、污物处理间。非限制区应设在入口处,与限制区、半限制区有门隔离,没有病人检查治疗时,此门可以锁闭,工作人员及进修生、学生不得随便进入限制区和半限制区,以利于介入手术室的无菌及管理。更衣室设在非限制区,男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