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项目概况本工程共包含三座山岭隧道和一处深路堑边坡,文山隧道1左线长483m,右线长524m;阳日山隧道2左线长817m,右线长796m;葫芦尖2#隧道3左线长1786.25m,右线长1817.71m;深路堑边坡右幅K20+973~K21+320右侧。本项目应用范围为:1)完成高速公路(全线10.453km)工程BIM三维数字化虚拟沙盘。2)完成三座山岭隧道和一处深路堑边坡BIM全信息模型创建,并复核图纸,出具碰撞检查报告,为施工决策提供服务。3)搭建基于BIM的施工管理平台,实现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档案管理功能,并提供全过程培训服务。4)实现工程“数字化”交付运维,并预留运营公司可能会增加的运维模块接口。1第二章目标规划2.1项目BIM模型应用目标1)完成三座隧道及深路堑BIM模型的创建;2)基于BIM模型对图纸进行审核、碰撞,提前发现问题;3)利用BIM可视化的特性,直观进行方案展示、沟通及交底;4)利用BIM模型辅助进行进度模拟、材料工程量统计等应用;2.2基于BIM的施工监控量测1)搭建隧道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平台,对施工过程隧道拱顶沉降、裂缝变形、沉降、围岩压力及内部位移、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保障项目施工安全。2)将隧道监测系统与BIM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监测数据BIM化展示。2.3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1)建设项目智慧工地BIM管理系统平台,对项目安全、质量、进度、人员、环境等进行智慧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精细化。2)集成隧道监测系统,通过统一平台监控大屏,直观监控现场各项数据。2第三章实施策略3.1广联达BIM智慧工地平台整体解决方案3.1.1总体概述广联达智慧工地聚焦施工现场岗位一线作业层,通过“云大物移智+BIM”等先进技术和综合应用,对“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的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实现业务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应用,协同共享,综合展现,搭建一个以进度为主线、以成本为核心、以项目为主体的多方协同、多级联动、管理预控、整合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经营管控平台,更准确及时的数据采集、更智能的数据挖掘分析、更智慧的综合预测,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广联达智慧工地始终贯彻“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的理念,借助智能建造岗位工具帮助现场岗位作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坚决不增加工作量,帮助企业自下而上自动采集项目一线数据,与广联达BIM建造、数字企业形成三位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建立数据平台,积累数据资产,树立行业品牌,实现企业级的项目监控、项目级的目标管理和岗位级智能建造。3.1.2产品架构体系1)打造一流的技术平台智慧工地技术平台:智慧工地的技术核心是岗位作业层级智能建造工具的应用集成和数据采集,广联达有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平台、BIM技术平台、实景建模平台、工地智能平台,支持各类硬件设备、传感器、第三方软件及数据的扩展集成,保证数据在线、及时准确的自下而上的采集。2)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企业数据平台:广联达智慧工地平台与BIM建造平台、数字企业平台互联互通,综合展现,为企业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积累企业数据资产,通过数据提取和分析,形成单项目BI和企业BI。3)打造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智慧工地与BIM建造和数字企业形成三位一体的施工企业整体信息化架构,3为施工企业提供整体信息化IT咨询、方案设计、实施运维一体化服务。智慧工地围绕项目安全环保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目标管理,项目各岗位作业层级围绕安全环保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四大主题集成应用各个智能建造产品。①安全环保产品体系通过智慧工地平台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实现安全全过程在线检查、危大工程危险源过程管理,安全体验专题、人员安全定位、机械设备安全监测、现场可视化管理及环境监测,保障项目顺利实现安全环保目标。产品体系包括安全巡检系统、危大工程管理、危险源管理、智能安全帽、BIM安全教育VR体验馆、视频监控、塔吊监测系统、配电箱系统、环境监测系统。②进度管理产品体系打通智慧工地平台和BIM建造平台,实现智慧工地与BIM建造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应用,通过项目进度管控、人员管理、现场可视化管理,逐步实现进度提前的管理目标,产品体系包括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