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规范(2011年修订版)一、病名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多饮多尿的尿崩症、精神性烦渴。本病适应对象是西医诊断为2 型糖尿病的患者。二、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特点: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二)、发病特点: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疖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可不典型,按西医诊断标准诊断为2 型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一)、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 (二)、空腹血糖≥ 7.0mmol/L. (三)、糖耐量试验:餐后2 小时血糖≥ 11.1mmol/L.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在次日复诊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即可诊为糖尿病。(四)、胰岛功能或胰岛细胞抗体检查达到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或发病年龄在 40 岁以上。三、病因病机特点:(一)、病因(1)禀赋不足《灵枢· 五变》说: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3)情志失调精神剌激——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二)、病机(1) 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2) 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 燥热愈盛则阴愈虚。2阴虚燥热(3) 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燥热在肺 ----肺燥津伤 ---- 多饮热壅于胃 ---- 消灼胃液 ---- 多食肾为关键虚火在肾 ---- 封藏失职 ---- 多尿(4) 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肺痨 --- 肺燥阴伤,痨虫侵入雀盲 --- 精血不能上承痈疽 --- 燥热内结,血络不畅,蕴毒成痈中风 --- 阴虚阳亢,痰瘀阻络水肿 --- 脾肾阳衰,水湿内聚(三)、病因病机示意图病因病机示意图饮食不节过食甘肥或嗜酒煎炸积湿生热胃热上犯于胃情志失调气郁化火肺热灼伤阴津劳欲过度房室不节肾亏(阴)素体阴虚肾精不足四、证候诊断:(注①主症②兼症 ③舌脉)(一)肺热津伤证①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②大便干结,多食易饥。③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二)胃热炽盛证①多食易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