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试析预防和解决幼儿老师的职业倦怠试析预防和解决幼儿老师的职业倦怠 【摘 要】针对我国幼儿老师普遍出现职业倦怠的这种不容乐观的状态,笔者通过调查幼儿老师的职业倦怠的心理状况,对其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影响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老师;职业倦怠;预防;解决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老师。然而,在老师成长和进展日益受到重视的今日,老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负面因素的出现,也开始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职业倦怠是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体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往往表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老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20XX年,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和梁慧娟博士对北京市 50 所幼儿园的 447 名幼儿老师进行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幼儿老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在所调查的 447 位幼儿老师中,有 2.9%的老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59.5%的老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基本无倦怠的老师只占 37.6%,处于严重倦怠状况的老师比例虽然较低,但 59.5%的老师已有较明显的倦怠倾向。 幼儿老师的进展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历程,倦怠的产生也并非老师的个人问题,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下的产物。可以说,幼儿老师的职业倦怠应被视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尽管如此,对这一现象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待职业倦怠问题,国际上提出这样一个口号:预防胜于救治!就是说,在老师真正职业倦怠之前应进行预防。或者在老师有轻度职业倦怠表现时实行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幼儿老师的倦怠成因,着重提出扭转这一现象的几点策略。 一、合理安排幼儿老师的工作量 根据调查,我市幼儿老师每天的工作大多都在八小时以上,特别在民办幼儿园。同时,社会对幼儿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老师不但要备课、写计划、排节目、布置墙饰…… 还要应对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评比竞赛、公开课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作量过大会使老师产生“角色超载”现象,这可能会导致老师缺乏休息时间,身心疲乏,出现家庭问题等等。而这些都可能导致老师出现职业倦怠。 针对这些情况,合理安排幼儿老师的工作量,努力实现幼儿园班级“师幼比例”的合理化。幼儿园安排老师的工作时,要职责清楚,分工明确。在充分考虑老师的职责范畴、能力和符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