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试论俄国“强力集团”音乐创作的美学特征试论俄国“强力集团”音乐创作的美学特征 摘 要:强力集团又被称为五人强力集团、强力五人集团、五人团等。强力集团以发扬和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为宗旨,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鲜亮民族主义风格的作品,对音乐艺术的进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音乐语言与题材内容两方面,对强力集团音乐创作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究其历史意义与贡献。 关键词:强力集团;音乐创作;美学特征 19 世纪中期,以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1837—1910 年)、凯撒·居伊(1835—1918 年)、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1839—1881 年)、亚历山大·波菲利维奇·鲍罗丁(1823—1887 年)、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 年)五人组成的“强力集团”引领着俄国民族音乐艺术的进展。他们具有相同的理想,深厚的友谊,尽管缺少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但他们基于对音乐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独具特色的歌剧、交响曲、器乐曲等作品。他们制造的作品与当时俄国民族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着过去和当时俄国民族的感受、思考与期望,生活态度,典型性格等,在音乐语言与题材内容上具有鲜亮的美学特征 一、在音乐语言上研习民间素材,吸取“异族情调” 强力集团继承格林卡、达尔戈梅斯基发扬民族音乐的传统,即以俄罗斯民间音乐为基础,坚持以现实主义为原则,利用民间音乐语言,融入民族风情来创作音乐作品。与此同时,他们为了扩大音乐作品的色彩与表现力,还广泛借鉴他国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 在继承民族音乐传统上,他们在吸取俄国民间传统音乐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制造。例如,在鲍罗丁创作的《第二勇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通过对单旋律的主部三度音的观察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俄国民间传统音乐常用的大小调交替的表现手法。又如,穆索尔斯基创作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里运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了民间调式以及平行和弦,选用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拉开乐曲的序幕,采纳了俄国民间特有的哭腔音调,明确了作品悲楚凄凉的基调,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民生活困苦的状态。 在吸取“异族风情”上,他们广泛借鉴他国音乐的表现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例如,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西班牙随想曲》中,就以西班牙民间舞曲的旋律作为创作依据,采纳管弦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器的形式,展现了西班牙人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