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论退休年龄的延迟对相关人群的影响

试论退休年龄的延迟对相关人群的影响_第1页
1/3
试论退休年龄的延迟对相关人群的影响_第2页
2/3
试论退休年龄的延迟对相关人群的影响_第3页
3/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试论退休年龄的延迟对相关人群的影响试论退休年龄的延迟对相关人群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预期寿命逐渐延长 。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金账户紧张、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日渐突出,延长退休年龄来改善这些现象,已经成为未来进展必须走的“一步棋”,可如何走好这步棋,是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相关人群,影响 一、背景 (一)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以及身体状况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这使得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但目前,我国对退休年龄的一般性规定,基本上是源于 1951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 1958 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即:除特别规定外,男性满 60 周岁、女干部满 55 岁、女工人满 50 周岁、连续工龄满 10 年,可以退休。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 40 多岁,这远小于当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73 岁。在当时年龄结构下制定出来的退休年龄已经不适合当前中国国情,也滞后于我国经济的进展与建设。现在,人们受教育的时间延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点也就相对延后,还根据以往的退休年龄来退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力资本的浪费,“人”未尽其用。 (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和养老金账户的入不敷出。20XX 年,我国 65 岁及其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 8.9%,已超出了国际上制定的老龄化社会标准 7%,据预测,本世纪中叶,中国的老龄化将达到高峰期,这对整个社会的进展和养老金体系的正常运行都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国养老保险采纳基金部分积累制,实行统账结合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金的支出也逐年增多,养老金账户入不抵支,造成个人账户的“空帐”,基金统筹层次难以提升。 二、相关人群的分类及其在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前后可能会面临的状况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相关人群分类及其特点 分类标准不同,则结果也不一样,此文中,笔者按职业,将人群分为以下四类: 1、国家机关、党建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此类人中包括公务员、大学校长、企业经理等,这个群体的工作绩效会随着工作年龄的增加而提高,且他们工作本身的劳累程度较低,在职时的灰色收入比较高,离职后的收入替代率也远高于其他人群。 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此团体包括:大学教授、医生、法官、律师等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试论退休年龄的延迟对相关人群的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