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谈小学数学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谈谈小学数学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养教育。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对全体,坚持全面进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进展,坚持打好基础、进展智能、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养教育是深化每一个学科改革的必定要求和紧迫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养教育 数学教学 中 图 分 类 号 : G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OI : 10.3969/j.issn.1672-0407.20XX.09.076 所谓素养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培育学生以全面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制造能力、进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所以说素养教育是一种全面进展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也是培育学生具备与当代经济和社会和谐进展所必需的基本素养的教育。 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出发,把数学教育的改革同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联系起来,使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素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课题。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育,也在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养教育?本文仅对提高学生的素养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求异思变,进展制造性思维 应用题教学,老师要指导学生对题意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断推理,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新知的学习情境中。在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同时,老师应启发学生去发现相同点,找出不同点,培育学生的联想及思维的独创性。如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学生认识结构的支撑点是时间、速度、路程三者的含义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搞清出发点、出发时间、运动方向和运动结果四个因素的变化情况,由易到难设计两个层次:第一層次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图多说,怎样根据题意求两地路程,再编出求两车相遇时间的应用题;第二层次设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思维训练题,一题多变使学生根据基本题,只改变两车速度,不改变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及结果改编成新的相遇问题。一题多解在基本题基础上,把“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改成“两车从两地不同时开出,已知两车速度与相遇时间求路程”,启发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并鼓舞学生对所学知识大胆设疑,发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