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研究文献述评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研究文献述评_第1页
1/7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研究文献述评_第2页
2/7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研究文献述评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讨论文献述评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讨论文献述评 摘要: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一直都是财务理论讨论主题,但讨论结果两者间的关系显得相对复杂。一方面,基于“代理问题”的资本结构理论中,众多讨论者往往把资本结构的选择作为公司所有者调控高管行为的一种激励手段;另一方面,由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公司管理者的行为,公司融资等财务政策也进而受公司管理者决策的影响。可见,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之间确存在相关性问题。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的讨论成果进行述评,为以后有关相关性讨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本结构激励机制 纵观资本结构理论的进展史,我们可知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奠定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 MM 定理(Medigliani and Miller,1958),以及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通过放松 MM 定理的税收和破产成本的假设,产生的米勒均衡模型和静态权衡理论,其分析思路都确定在资本结构的成本收益效应上。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继不对称信息理论、信号理论、激励理论、产权理论、合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司控制权理论相继出现后,资本结构问题的讨论思路及分析工具日渐拓展,其与各理论也出现交融进展的态势。但在对早期资本结构文献资料的分析中,并没有发现其与管理者激励机制间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因为在古典经济学将企业假设为“黑箱”的讨论范式下,都假设管理者将会根据股东的利益行事,彼此目标一致,不存在利益冲突。随着现实两权分离的企业出现,企业股东、债权人、管理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引发了严重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各方利益冲突,围绕公司绩效最大化,如何优化资本结构、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以激励管理者日渐成为公司治理问题中讨论的热点,也使得对两者间相关性问题的讨论渐纳入讨论者的视角。 一、国外讨论文献综述 真正 将资本结构引 入对管理者激励机制的讨论应 始于 Jensen and Meckling(1976)关于资本结构代理成本理论的提出,Jensen and Meckling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为伴随着股权—债务比率的变动,股权代理成本与债权代理成本间会呈现一种“此消彼涨”的权衡(Trade - off ) 关系,特别是债务的增加对股权代理成本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在经理层投资既定的情况下,债务增加了其持有股份, 进而可以减少“股权稀释”产生的股权代理成本;二是 Jensen (1986) 的“自由现金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研究文献述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