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近年来我国出版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进展近年来我国出版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进展 摘要:我国的出版学高等教育走过了近 30 年的历程,在理论探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时至今日,出版学的学科定位依旧模糊不清,处境尴尬。本文梳理整合了出版学学科定位的现状,对出版学学界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了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出版学 学科定位 讨论进展 从 1984 年 9 月编辑学专业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正式建立算起,我国的出版学高等教育已有近 30 年的历史。其间出版学的学科定位、培育体系等都经历了多次调整,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从实际需求来看,出版专业教育作为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出版业进展的需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专业教育调查小组主持的一项关于出版专业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 164 家出版单位中,78.7%的出版单位表示人手紧缺,但明确表示需要出版专业学生的却只有 15%。[1] 调查结果使得出版企业人才需求与出版教育人才输送之间的错位现象更加显而易见。这种供需错位的矛盾与我国出版学学科定位模糊、培育方向不明的进展现状有很大关系。因此,积极争取出版学专业应有的学科地位成为目前国内出版学界最关怀的问题之一,讨论者们对于出版学如何定位这一问题的探讨也一直在持续。笔者对近 20 年来的出版学方向讨论成果进行了梳理,将与出版学学科定位相关的理论问题整合如下。 一、我国出版学学科定位现状 出版学的学科定位是关乎出版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本理论问题,对于高校和讨论机构的学科设置、讨论方向和人才培育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编辑出版学是“新闻传播学类”下的二级学科。在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依据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育讨论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不存在出版学的位置。在1993 年起实施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中,出版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学科地位也是未予明确的。 在我国与学科有关的 3 个目录中,出版学的定位都是模糊不清的,这给高校出版人才培育带来了诸多问题。 专业归口和培育模式不统一是目前出版学专业人才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出版学到底该属于哪一学科,目前仍无统一定位。在本科教育阶段,国内的出版学专业学科归属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设置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之下,如中国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