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青少年社会工作(Adolescence Social Work)课程编码:6375F013 学分:2 总学时:36说 明【课程简介】青少年社会工作是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程之一。该课程从儿童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进展特征、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儿童青少年问题、组织以及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等方面,系统地解读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从提倡性工作、进展性工作、治疗性工作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性质】《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对儿童青少年群体有更为深化、敏感、专业地认识,掌握儿童青少年群体的需要、问题以及指导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熟知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及相应的组织;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常见的儿童青少年服务对象开展提倡性、治疗性、进展性的实务工作,为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深化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先修课程要求】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能力培育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学习主动性,能够从专业角度关注青少年问题,能够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视野,以便深化所学知识。特别是要关注相关社会政策,了解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进展现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般不要求学生深究相关理论,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分析问题。在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中,要求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以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务工作的技能【学习总量】总学时 36 学时,其中理论 28 学时,实践 8 学时。【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本课程采纳老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努力形成老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对称平衡的最佳教学模式。方法包括: 1.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教学模式。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采纳多媒体教学。 3.集中辅导要紧密结合主教材,配合使用其他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要点,选用一些历史案例和现实经验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4.采纳多种教学方式,如组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时分配】序号内 容学 时 安 排小计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实践课时习题课时1第一章 导论222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