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20XX 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非连续性文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践的价值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 一、 非连续性文本的实践价值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有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猎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比如,我们买到一种药品,会配有药品说明书,不能读懂这份说明书,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关乎生命安全;我们出门旅游,读懂手中的地图才不会迷路;在商场刷卡后,能看懂文字和数据结合的凭证单才能知道自己的消费金额……这些说明书、地图、凭证单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 当前,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究竟怎么样,我们可以从 OECD(经济合作与进展组织)P ISA 20XX 年所做的阅读测试中窥见一斑。 P ISA 20XX 年所做的阅读调查平均成绩为 493 分,其中上海为 556 分,在 65 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一。其次为韩国(539 分)、芬兰(536 分)、中国香港(533 分)等。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重量表上平均分为 564 分,比第二名韩国高 26 分。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重量表上平均分为 539 分,达到 6 级水平的学生比例仅为 1.9%,低于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日本英国等 7 个国家。达到 5 级水平的占 12.8%,低于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和芬兰。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没有达到 2 级水平的为 6.6%,而韩国只有 6.1%的学生没有达到 2 级。上海非连续文本重量表与连续文本重量表成绩差异高达 25 分,在总成绩高于 OECD 平均值的参加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在两种文本形式重量表上的成绩差异是最大的,说明上海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分布不均衡。在对阅读素养重量表分析中发现: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在文本阅读中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