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鸿雁河上打渔船鸿雁河上打渔船 李修对 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这条河,而在我心里、在我梦里永远流淌着一条河,它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鸿雁河,一条曾经是成千上百的鸿雁栖息游弋、春来秋往的河流。虽然它仅是发源于桐柏山北边盘古山东南山脉老龙顶南麓的一条小河,但它从起始地出发,流经鲁老庄、土门村、泉水湾,注入二郎山水库,再通过水库闸门下泻经田口村、泰山村、李湾村、栗园村、王寨村注入三夹河,经郑老庄、平氏镇、马振抚乡注入唐河,再入唐白河、入汉水,汇入长江。虽经曲折千里、奔流不息,终不改东归大海的志向。 鸿雁河是我们村前的一条河,从东往西绕山穿涧流过来转了个“Z”字形大弯,走到我们村前,水流变平稳了,河水更清亮了,走过一段急流河床,打起水花哗哗流淌,水声清越如歌,悦耳动听,伴以河岸的垂柳随风而舞、河滩的水鸟栖落翻飞、过河的牛羊饮水鸣叫,好一幅风俗淳厚的《远乡村居图》便呈现在眼前。经过我们村前的这一段河流有三里长,形成上、中、下三处大潭涡,每个潭涡都有亩把地的水面,水深水清,平滑如镜。这三处大潭涡,相距不过百米,是村上人生活取水之源,是旱天抽水机提灌浇田的汲水之处,也是村上人撒网打鱼、摸鱼逮虾的好场所,当然还是夏天暑热之时村上男女洗浴之处,多少年来给村上生活的人们带来用水之便,这是人们对这条河情有独钟的原因。鸿雁河,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 每当外地的打鱼船来到我们村前的鸿雁河,村上的人们像过节一样不约而同地赶到河岸看喧闹。只见船家,稳稳地站立于两条并连的划子船上,五六只鱼鹰站在船舷上,仰着带钩的鹰嘴,很是威风。划子船是船家挑着来的,连同几只脚抓船舷的鱼鹰,挑到潭涡边,放船下水,用长长的竹篙撑船击水,驱逐鱼鹰,鱼鹰好像也有条件反射似的,见主人举篙击水,慌忙扎猛子入水逮鱼。鱼鹰真不愧是水中高手,以它灵敏的视觉、嗅觉和快速的反应在水中飞速追赶着鱼儿,像一道黑色的闪电疾驰而行,被它撞见几乎没有不被它逮着的。不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会儿逮着鱼,噙在嘴里,浮出水面,让主人用竹篙捞它上船,主人伸手抓住鱼鹰的脖子一挤,鱼鹰张嘴往船舱里吐出鱼儿,再把鱼鹰扔进水里,继续举篙击水。船家立于划子船舷板上,催动鱼鹰船在潭涡里来回穿梭,不停地举篙击水,驱逐鱼鹰入水逮鱼,嘴里不住地吆喝,划子船在水里穿梭如飞,激起水浪,哐哐作响,这架势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让人看了,惊心动魄,热血沸腾! 打鱼船靠的是鱼鹰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