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的安排武威第十一中学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违法青少年帮教挽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把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区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共青团的实际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统筹兼顾。为进一步解决好青少年在文化教育、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其充分营造健康、轻松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环境,促进问题青少年健康、快乐、平等、全面成长,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张义”,促进家乡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组织领导为进一步推进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李万辉副组长韩建华成员:赵卫国兰国林蔡中英王键铭常青严占儒赵德堂徐长宝张月梅张永庆杨佳芬付文杨智慧王志文赵世鹏李海山铁鸿福顾新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办公室,由常青任办公室主任,严占儒任办公室副主任二人均负责日常事务工作。三、工作目标1、健全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工作机制,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违法青少年帮教挽救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控制和消除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3、大力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增强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4、力争在2015年建立“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的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动态监测机制。5、力争在2015年建立“信息明晰、传递快捷、交换顺畅”的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基本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分类教化、结对帮教、责任落实”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责任制度、建立“定期联系、流动跟踪、注重实效”的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跟踪帮教机制和对违法青少年“定期评估、适时解除”的帮教工作解除机制,全面落实对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措施。四、工作步骤1(一)启动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本阶段工作重在宣传动员,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二)实施及整体推进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本阶段工作重在实施,即落实相关措施,务求工作实效。抓好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开展谈心、家访、心理咨询、校内外学习辅导等活动;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引导有违法倾向的青少年,教化挽救失足青少年;对广大青少年动态跟踪、实时引导。(三)总结提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本阶段重在抓好总结工作,要开展好系列表彰活动,宣传典型,树立示范;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职责,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挖掘工作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帮教规模,提升帮教水平,将帮教问题青少年工作推向纵深发展。五、工作实施1、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学校开设法制课并纳入教学计划,真正实现教学计划全落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四结合”,即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教学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用法相结合,把传授知识和法纪教育融为一体,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2、实施“校园净化工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不买、不看、不传有害健康的“口袋书”,不传、不唱“粗口歌”、不使用侵权盗版读物,自觉上缴不良文化产品。向中小学生推荐一批优秀少儿图书、歌曲、童谣和音像制品。要疏堵结合,加强少儿传媒、未成年人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青少年文化产品和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提供优秀精神食粮,发挥文化科技体育设施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条件。3、巩固和发展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