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公平价值的经济法解读及对“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启示 蓝寿荣;董灵娟 【学科分类】经济法 【写作年份】2006 年 【正文】 一、公平价值内涵的解析 二、经济法公平价值是对民法公平价值的发展 三、经济法公平价值在具体制度中的实现 四、经济法公平价值观中的可持续发展规则 五、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看待社会公平,是有人类以来就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从法律史上看,公平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与出发点,是法固有的价值标准。经济法的产生、发展,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变迁所至,突破了传统法学体系的理念,实现了法律价值取向的转型。现有关于公平价值的研究,有的仅仅认为公平就是一种起点公平,而不论结果怎样;有的认为公平应是一种结果公平而不谈起点问题;有的仅谈法对社会总体公平的维护而不论个体问题;也有的只是笼统的讲公平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均衡状态,要协调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极为抽象与不具体确明确。实际上,目前涉及公平价值的几乎所有论述中,尚未就机会公平、个体公平与形式公平的关系,结果公平、社会整体公平与实质公平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本文基于构建市场机制基础上的法治社会,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法视野下,将公平价值界定为是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以过程公平来追求社会整体公平,体现为规则公平、程序公平和弱者保护,缕析相关问题,力求有利于“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公平价值内涵的解析 “公平”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命题。其古老在于对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公平问题发生,公平始终是一个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法理学的命题;其常新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圈乃至同一个文化圈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和理论。 从公平价值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由形式公平观向实质公平观的演变。任何思想观念都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既然从民法到经济法是源于社会经历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变迁,那么具有历史性的公平价值也必会有着演进历史。纵观公平观的整个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公平是由最初的注重形式公平逐渐向追求实质公平演变的。 从古罗马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以个人本位和经济自由主义为依托的形式公平观。在 2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