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近几年来历史高考命题来谈高三历史复习 继上海、北京自行组织高考命题以后,今年我省也将独立自主命题。尽管分省命题并不改变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性质,但相对于全国统一命题必然会有一些变化。为应对今年的历史高考,我们有必要对近几年来分省命制的高考试卷进行研究,从中找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有效地进行高三历史复习。 一、历史高考命题浅析 自 1999年起,由于各省选择考试科目的不同,全国高考使用一张试卷的格局已经打破,由此而出现两种新的情况:一是由国家教育部考试命题中心为相关省份单独命题,如 2000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浙江、江苏、吉林卷)、2001年历史高考(广东、河南卷)(天津卷)、2002年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2003年历史高考(江苏卷)等;二是上海、北京自行组织的高考(包括综合与分科)命题。这些地域性的试卷与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共性主要表现在: (1)注意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历史高考相比,无论是综合考试,还是分科考试,均不再“强调知识覆盖面”,而突出对于教学重点和基础知识的考查。以 2003年我省历史高考题为例,就其内容来说,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综合等类别知识,政治类有农民战争、日本“大陆政策”、民族自治、美国霸权、东欧剧变等;经济类有中国冶铁技术,土地改革运动,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等,文化类有百家争鸣,科举制,延安整风运动等;社会类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背景下的社会风气与观念的变化等;综合类有中国近代化等。显然,这些问题都是中外历史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历史知识体系中的主干问题。 (2)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自 1999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取消容易出错且赋分值高的多项选择题题型以来,难度是降低了,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方向则没有改变,或者说知识与能力更趋于和谐统一。仍以今年我省的历史高考题为例,全卷分为客观题(即选择题)和主观题(即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两部分,从选择题来看,考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再认、再现能力,当然也涉及到理解与辨误、分析与综合、归纳和阐释等能力,但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再认、再现能力。从材料解析题来看,考题侧重考查考生理解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第 26题,此题提供了明朝中后期人们观念变化的一组材料,要求考生结合历史背景,利用有效信息考查经济发展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