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被称为“炭世纪” ,炭素材料素有“黑金子” 的美称。目前已经形成规模应用的炭素新材料主要有各种特种石墨、碳纤维、炭/炭复合材料等,而更高端的石墨烯和炭纳米材料已经处于突破阶段。炭素新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核能、风能、硬质材料制造等行业。9 月 7日,工信部在哈尔滨第一届国际新材料博览会上解读了即将公布的《新材料“十二五” 规划》,其中将实现碳纤维、先进储能材料(将带动特种石墨核石墨负极材料)等的产业化、规模化。中国的“黑金子” 绽放正当时。 特种石墨国产市场前景广阔 特种石墨主要指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石墨制品,在电子、航天、军工、核电、冶金等众多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在光伏、模具加工和核电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十二五” 期间我国特种石墨产量将大幅增长,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 35%。预计 2015 年我国各类特种石墨自给率将从目前的20%左右提升至 45%。 “黑金子” 之王— 碳纤维 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风力发电叶片、海洋钻探、汽车构件、体育器材、医疗器械、建筑补强材料等行业,被誉为21 世纪的“新材料之王” 。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种重要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10 年 PAN 基碳纤维的全球需求量约 5 万吨,预计到 2014 年将超过 7.5 万吨,到 2018 年需求量将达到 11 万吨。目前国内碳纤维总产能为4000 吨/年,而实际产量不足 2000 吨,自给率不足 20%,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重点上市公司 关注炭素行业龙头企业,中钢吉炭(000928)、博云新材(002297)等;其他相关上市公司黑猫股份(002068)、*ST 东碳(600691)等。 1. 中国的“炭世纪” 在临近 9 月 7 日,工信部在哈尔滨第一届国际新材料博览会上解读了即将公布的《新材料“十二五”规划》,中国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至 2015 年将形成2 万亿产值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年均增长率超过 25%,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 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 50%。“十二五” 期间还将组织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实现碳纤维、先进储能材料(将带动特种石墨、核石墨负极材料)、半导体材料等的产业化、规模化。 按照有关规划设想,“十二五” 期间,我国将以碳碳复合材料为重点,积极开发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材料的一体化制备工艺,推进高性能复合材料低成本化、高端品种产业化和应用技术装备自主化。此外,还将提升高性能增强纤维规模化制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