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讲 大气层、天气和气温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2.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3.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4.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知识要点】 一、 大气的重要性: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 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 1000千米的高度内)。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1.大气的成分: 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 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2.大气作用: (1)保护地球,例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差增大等。 二、大气的温度及分层: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1.特点: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至 2500℃之间。 (2)在 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3)在 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4)在 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大气的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 50 0 -5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00 100 A B C D 2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A.对流层(0-12千米) B.平流层(12-55千米) C.中间层(55-85千米) D. 暖层(85-500千米): E.外层(500千米以上) 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3.大气的分层表: 【思考】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提示: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三、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 2.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探究实验】 大气分层 高度 (千米) 气温 变化 原因 气流运动特征 天气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0-12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地面为主要直接热源 对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