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普外科健康宣教讲义VIP免费

普外科健康宣教讲义_第1页
1/14
普外科健康宣教讲义_第2页
2/14
普外科健康宣教讲义_第3页
3/14
普外科健康宣教肋骨骨折1阐明术后进行呼吸功能恢复锻炼地方法及重要性,使患者掌握有效的咳嗽技巧和深呼吸运动,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1)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的意义是:(I)进行有效的腹式呼吸可缓解疼痛、减轻呼吸困难:(2)有效咳嗽排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促进肺复张。2)腹式深呼吸的方法:患者仰卧,腹部安置3-5kg沙袋,吸气时保持胸部不动,腹部上升鼓起,呼气时尽量将腹壁下降呈舟状腹。呼吸动作缓慢、均匀,每分钟8-12次或更少。2进食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3加强身体锻炼,逐渐增加室外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远离流感人群。:气胸1患者应禁烟、忌酒。2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保持适量水分摄入。3适当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肺活量。4避免着凉、感冒,尽量少去公共场所。5观察术区切口的愈合情况,遵医嘱定期复查和正确用药。6鼓励患者吹气球,变换体位,使费尽量完全膨胀,以减少或治疗肺不张。7复拍胸片帮助了解胸内积血排出及肺膨胀情况。8预防气胸再次复发,积极治疗原发病。老年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COPD及肺结核患者,而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气胸的发生。9预防呼吸道感染。感染是气胸常见的诱因,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嘱患者多咳嗽、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胸腔闭式引流1.心理指导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2.体位指导取半卧位并经常改变卧位的方向,依靠重力引流。.管道护理指导(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时否密闭、引流管路是否脱落。保持水封瓶内长管直立没入水中3-4CM。患者身边常规放置两把卵圆钳,告知患者一旦管道与密封瓶脱离,要立即夹闭引流管。搬动或换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未夹闭引流管时,不能将水封瓶提高至床面以上,以防液体逆流。家属不得自行更换引流瓶。(2)保持引流通畅: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4-6CM,水封瓶压力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表示胸腔时压力的高低并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通畅时,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时,可嘱患者见作深呼吸或咳嗽;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若波动过大,提示肺粗糙而有漏气、余肺扩张不全或肺不张。保证引流管不受挤压和打折。(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与床旁,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若引流管连续出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及时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瓶。若引流管从胸腔脱出,应立即用手捏闭插管处皮肤,右医生进一步处理。(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或排气的情况:术后24小时内总流量不超过300-500ml,若持续每小时出血量>100ml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采用负压吸引者,应经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体排出和排除量的多少,患者胸痛难忍,可能为吸引负压过大,应适当减低吸引压力。(5)预防胸腔感染:告知患者注意有无发生感染症状,如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等。手术伤口敷料每天更换,注意保持敷料的干燥清洁,伤口有无红肿热痛。2.练习正确的翻身方法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翻身,翻身时,动作要轻,缓慢将身体转向另侧,携带引流管的患者,应先夹闭引流管,置于对侧,再翻身,固定好,同时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打折或牵拉,防止引流管滑脱。3.心理指导病人常因肉眼血尿,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向病人介绍成功病例,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医院具有先进设备,手术医生的良好技术,以取得医患间的相互信任、理解与配合,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腹外疝(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1.饮食指导多进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2.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告知患者戒烟、防止受凉、引起咳嗽。有可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免引起疝经常脱出或术后复发。3.疝带使用指导对1岁以内的婴儿腹股沟疝待疝块回纳后用疝带压迫内环,待生长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增强而自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普外科健康宣教讲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