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物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一、名词解释 1.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2. 半合成制药: 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3. 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 4.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5. 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 (retrosy nthesis analy 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 6. 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药物合成设计的思考方法。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物的通用合成法,功能基的形成、转换、保护的合成反应单元等等。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和功能基的化合物,常常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设计。 7.Sandmey er 反应: 重氮盐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处理,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烃: 8.Mannich 反应:含有活泼氢的醛、酮与甲醛及胺(伯胺、仲胺或氨)反应,结果一个活泼氢被胺甲基取代,此反应又称为胺甲基化反应,所得产物称为 Man n ich 碱。 9. “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0.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二、填空 1. 药物生产工艺路线 , 技术先进性 , 经济合理性, 2. 剖析药物的化学结构 , 化学结构 3. “平顶型” 、 “尖顶型” 4. 前头 , 后边 5. 最后 6. “平顶型” 7. C—N、C—S、C—O 8. CH3H3CCOOHCH3, 异丁基苯。 9. 推测合理的排列顺序, 着眼于原辅材料、设备条件 10. 已有方法, 化学结构、化学活性 11. 简单分子或已知结构, 模拟 12. 利用率高、价廉易得 13. “一勺烩” 或 “一锅煮” 14. 反应进程的控制方法、副反应产生的杂质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