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使好用活五保老人医药费的几点尝试与探讨五保中心医药费的管理与使用,一直是困扰着大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怎样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在确保五保老人得到正常的医疗保障的前提下,使居高不下的医药费降下来,凭借十年来在光荣院工作的实践体会,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与探讨,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与同仁雅正。一、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全国上下共建和谐社会的大氛围里,作为以“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和谐社会增辉”为已任的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彰显“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老人医疗问题上一不能麻木不仁,二不能消极懈怠,三不能出现非正常问题。不能麻木不仁,就是对患病老人要严肃对待,十分重视,不能视同儿戏,不当回事,不能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不能消极懈怠,就是对患病老人要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变化,不能疲于应付,能拖便拖,能躲便躲;不能出现非正常问题,就是要通过我们扎实勤奋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各种“不确定因素”、“不稳定因素”、“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避免各种不该发生的非正1常问题出现。二、勤于观察善沟通,因势利导解疑难。众所周知,我们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大多是智力低下,身体残缺,性情怪避的迟暮老人,常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并与之打交道,里边确有不少学问。尤其在老人医疗方面更有许多说道。在这方面我体会着老人们大多存在三种心理:一是“攀比心理”。“老小孩、老小孩”,有些时侯,一些老人的表现就跟孩子一样,看着有病的老人吃药、输液,本来没什么事儿,也去缠着医务人员要药吃,或是要求输液、去医院看病。对于这种老人,你必须细心观察,掌握情况,耐心疏导。前不久有一名年龄不大、体质较好却非常懒惰的老人,由于特别能吃却不运动,导致肠胃消化不好,便追着护士要求输液,去医院检查。了解这一情况后,我马上找到这名老人,告诉他:你没有什么病,就是吃得太多,不运动,存食了,并且递给他一把拖把,你这两天帮着服务员拖拖地,病就好了。很快这位老人大便就通畅了,排泄了许多,肚子也不疼了。二是恐惧心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的老人身上。他们对“死”这个字特别敏感,特别怕死,因此身体上稍有风吹草动便如面临大敌,大呼小叫,动不动就要求输液、住院。对于这类老人要边治疗边观察,拿出更大的耐心进行心理疏导,不能听之任之,失去主动权。三是逆反心理。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常年患病、年高体衰的老人身上,由于病痛的折磨,痛苦不堪,产生轻生厌世2思想,不言不语,拒绝进食,不配合治疗。这种情况便非常棘手。目前我中心便有一名这类老人正在医院治疗。既不能拒绝每天高昂的医疗费,也不能接回中心,放弃治疗。只能耐等时机,慢慢做老人工作,或寻求家属配合。三、不打“持久战”、“消耗战”,拒绝“过度治疗”。在老人医疗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能在中心治疗的,决不去卫生院,能在卫生院治疗的,决不去县医疗或县以上医院。对于必须住院治疗的,也坚持跟踪观察,勤于沟通,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变化,及时作出正确反应,决不能推给医疗,不闻不问:一是对于较为常见的老年病,一旦安全度过“发病期”,并且病情已有明显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可考虑接回中心,继续用相关药物巩固治疗;二是对于已患绝症或病入膏荒且医疗费用过高的老人,在征得医生同意或老人家属理解的情况下,可考虑接回中心继续治疗、调养,不做毫无意义、没有结果的无谓努力,避免以高额医药费为代价的“消耗战”和“持久战”;三是中心医务人员对于住院治疗的危重病人要全程跟踪观察,参与治疗,密切掌握老人病情变化,尽可能避免使用非医保范围药品,防止“过度治疗”问题出现。用好用活五保老人的医药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年老体衰、百病缠身、孤独无助的弱势群体。他们来自山村冬不能御寒、夏不能避雨的茅屋草舍,3大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果党和政府不把他们集中供养起来,他们有可能随时被冻死、饿死。他们得不到正常人的营养供应,更不敢奢望获得正常人的医疗救治。当他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