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用品质部工作总结VIP免费

实用品质部工作总结_第1页
1/13
实用品质部工作总结_第2页
2/13
实用品质部工作总结_第3页
3/13
品保部2007年度工作总结及2008年度工作计划2007年12月02日品保部品保部20072007年度工作回顾年度工作回顾一.2007年度品保部KPI及质量目标管理项次管理项目目标值单位MONTH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1允收率(DIP)≧85%%计划值≧85≧85≧85≧85≧85实际值43.75---差异值-41.25---差异累积-41.25---达成率51.47%---2允收率(ASSYS)≧85%%计划值≧85≧85≧85≧85≧85实际值81.0288.6787.8786.32差异值-3.983.672.871.32差异累积-3.98-0.312.563.88达成率95.32%104.32%103.38%101.55%3允收率(PACK)≧85%%计划值≧85≧85≧85≧85≧85实际值90.49096.897.41差异值5.4511.812.41差异累积5.410.422.234.61达成率106.35%105.88%113.88%155.32%4IQC进料批不良率<10%%计划值<10%<10%<10%<10%<10%实际值9%3%19.37%差异值-1-79.37差异累积-1-81.37达成率111.11%333.33%51.63%5客户验货合格率≧95%%计划值≧95≧95≧95≧95≧95实际值90.9958092.31差异值-4.10-15-2.69差异累积-4.1-4.1-19.1-21.79达成率95.68%100.00%84.21%97.17%6客户投诉率<4件/月件计划值<4<4<4<4<4实际值1016差异值-3-4-32差异累积-3-7-10-8达成率100.00%100.00%100.00%66.67%7首件一次性通过率=100%计划值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实际值10010010095%差异值0.000.000.00-5差异累积0.000.000.00-5达成率100.00%100.00%100.00%95%2007年度品保部KPI及质量目标管理81.0287.8788.6790.496.89030405060708090100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计划值允收率(ASSYS)允收率(PACK)允收率IQC进料批不良率93024681012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计划值实际值客户验货合格率90.99580707580859095100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计划值实际值2007年度品保部KPI及质量目标管理客户投诉率101012345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计划值实际值首件一次性通过率1001001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计划值实际值2007年度品保部KPI及质量目标管理品保部品保部20072007年度工作回顾年度工作回顾二.2007年度品保部存在的问题1.IQC对供应商的辅导力度不够A: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因同一不良原因有连续或累加超过三批或更多的不良批次.B:供应商不了解我司新产品或产品品质的要求.C:缺少同供应商品质部门的沟通,未建立月份或季度性的供应商沟通协作会议制度,涉及品质管理方面,品质问题控制,提倡合作伙伴,倡导品质情报互相交换.以达到产品品质之进一步提高,使顾客满意。降低品质成本,以达到供需双方互惠互利2.IQC虽每月对供应商交付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估,但未对相关供应商进行定期性的审核.3.IQC未同相关供应商签核相关的品质协议书4.IQC未参与对合格供应商的评估品保部品保部20072007年度工作回顾年度工作回顾二.2007年度品保部存在的问题4.IQC对产线来料的品质状况的跟进力度不够.对加工挑选的物料,未能给予产线良好的指导.以顺畅产线生产和品质标准的确立5.IQC对客诉,制程,客退物料不良的跟进不彻底,未对库存品和供应商处库存量进行相应的及时全面的跟进评估解决6.IQC未对库存的贵重A级物料以及存在易变量因素物料进行定期的复查核对制度7.IPQC未能全面对产线生产和品质状况进行深入跟进,未能很好的监督和服服顺畅于良好的生产和品质8.IPQC未完全确立对产线半成品的质量抽验动作9.IPQC对产线各工位段的品质辅导监控,对产线QC的品质标准培训指导力度不够品保部品保部20072007年度工作回顾年度工作回顾二.2007年度品保部存在的问题10.QA对客户要求的产品品质标准不够清晰.对产品品质的最终定性不明确,影响正常的产线生产和出货,以及发生客诉和批量退货状况11.QA整体的品质管控水平较低,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提出问题,以使生产部前期就能改善避免批量不良12.QA参与对新产品的前期了解较少.对新产品的品质管控严重不够13.QE未能参与前期的新产品工程跟进,不能够很全面的了解客户对产品要求的特性控制.未能很好的在前期明确品质标准,以利于后续的稳定品质控制14.QE对产品的可靠性实验测试跟进不够深入.测试结果不具备代表性,只有浅层次的测试过程动作,未对测试的过程条件,不良的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跟进,以更好的产品特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用品质部工作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