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动脉疾病,可引起冠心病和脑梗塞。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进展仍然较慢。其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复杂,病变发展缓慢且在早期无症状。故研究中所能得到的人体数据多是横断面的,难以肯定其因果关系;多种动物模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又都是 “速成”的。尽管近年来有了遗传性高脂血兔的模型,但在动物模型中,仍难观察到类似人的多年来自然形成病变时那种细微而重要的变化。近年来,虽然很多实验室用了细胞培养等技术,但也与在体的情况有一定差距。临床和流行病学多年来随访观察所用的指标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发生率,这类指标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不易确切地推测到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目前 尚 缺 乏 无创 地、 能比 较准 确地重复测量 动脉壁 (特别 是冠状动脉及 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可靠 方 法 ,因而对诸 多危 险 因子 的确定也是根据其并 发病的症状或体征 ,而不是根 据粥样硬化的程度。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过 去 多是对危 险 因子 (特 别 是高脂血症、 高血压 )、 人体尸 检 材 料 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 以及 生物化学等进行研究,后 来才 逐 渐 转 向 对动脉壁 的有关细胞成分 (内 皮 、 平 滑 肌及 单 核 /巨 噬 细胞)和细胞因子 、 生长 因子 及 其受 体的细胞和分 子 生物学方 面的研究。近年来这方 面的研究发展迅 速。 为便 于 理 解,下 面简 要复习 一下 正 常 动脉壁 的基 本 结 构 、 功 能、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 类,然后 简 述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说 和病变形成的机制。 一、 正 常 动脉壁 的主要结 构 与功 能 正 常 动脉 (肌型和弹 力 型)壁 从 形态 上 可清 楚 地分 为三 层 ,即 内 膜 、 中膜 及 外 膜 。 (一)内 膜 内 膜 位 于 动脉腔 面,包 括 一连 续 的单 层 内 皮 细胞(EC)与其下 一层 断续 的弹 力 纤 维 称 内 弹力 膜 。在内 皮 与内 弹 力 膜 之 间 ,有结 缔 组 织 (胶 原、弹 性蛋 白 、细胞外 基 质 )和平 滑 肌细胞(SMC,小 儿 偶 有)。随着 年龄 的增 长 ,其基 质 和SMC 渐 增 ,内 膜 变厚 。内 膜 并 非 仅 为循 环 血液 与动脉壁 之 间 的屏 障 。EC 的代 谢 十 分 活 跃 ,它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