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答案(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答案(柴诚敬主编)_第1页
1/51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答案(柴诚敬主编)_第2页
2/51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答案(柴诚敬主编)_第3页
3/51
1 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 1.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已知入塔混合气中氨含量为5.5%(质量分数,下同),吸收后出塔气体中氨含量为0.2%,试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1Y 、2Y 。 解:先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分数1y 和2y 。 120.055 /170.09030.055 /170.945 / 290.002 /170.00340.002 /170.998 / 29yy 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1Y 、2Y 为 10.09030.099310.0903Y  20.00340.003410.0034Y  由计算可知,当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很小时,摩尔比近似等于摩尔分数。 2. 试证明由组分A 和 B 组成的双组分混合物系统,下列关系式成立: (1) 2)BAABABAA(ddMxMxxMMw (2)2A)(ddBBAABAAMwMwMMwx 解:(1) BBAAAAAMxMxxMwBAAA)1(AAMxMxxM 2)BBA)BA)BBA(AA(A(AAAdAdMxMxMMMxMxMxMxw2)BBA)BA(BAA(MxMxxxMM 由于 1BA xx 故 2)BBAABAA(dAdMxMxxMMw (2) BBAAAAAMwMwMwx 2)()(AdAdBBAABAAABBAAA11)(1MwMwMMMwMwMwMwx 2)(BA1(BBAA)BAMwMwMMww 2)(BBAABA1MwMwMM 2 故 2)(dAdBBAABAAMwMwMMwx 3. 在直径为0.012 m、长度为0.35 m 的圆管中,CO 气体通过 N2 进行稳态分子扩散。管内 N2 的温度为373 K,总压为101.3 kPa,管两端 CO 的分压分别为70.0 kPa 和 7.0 kPa,试计算 CO 的扩散通量。 解:设 A-CO; B-N2 查附录一得 sm10318.024ABD 3 1 . 3 k P ak P a703.101A1B1ppp总 .3kPa49kPa0.73.101A2B2ppp总 k P a12.57kPa3.313.94ln3.313.94lnB1B2B1B2 BMppppp smkmol10273.3smkmol7.0-70.012.5735.03738.3143.10110318.02624A2A1BMABAppRTzpPDN 4. 在总压为101.3 kPa,温度为273 K 下,组分 A 自气相主体通过厚度为0.015 m 的气膜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发生瞬态化学反应B3A 。生成的气体 B 离开催化剂表面通过气膜向气相主体扩散。已知气膜的气相主体一侧组分 A 的分压为22.5 kPa,组分 A 在组分 B 中的扩散系数为1.85× 10-5 m2/s。试计算组分 A 和组分 B 的传质通量AN和BN 。 解:由化学计量式 B3A  可得BA3NN  ABA2NNNN  代入式(7-25),得 AAAAAAAABA2dd2ddNppzRTpNNyzcDN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答案(柴诚敬主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