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名著《骆驼祥子)导读及概略、考题及答案 初中生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一.作者简介。 老舍(1 8 9 9 -1 9 6 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小说家、语言艺术家(现代四大文学家之一)。满族,北京人。早年创作以小说为主:1 9 2 4 年-1 9 2 9 年在英国伦敦期间开始小说创作,有作品《老张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1 9 3 0 年回国后又先后创作了《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及其他短篇小说。1 9 3 6年完成了其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抗战时期,老舍开始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等。1 9 4 6 年完成长篇巨著《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 2 0 多部剧作;其中《茶馆》是建国以来最有成就的剧作之一,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1 9 5 1 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二.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平(现在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讲述了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他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强地从头再来。但他攒下的钱 又被侦探洗劫一空。后来,他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又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让他自甘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划线部分为故事的主要内容概述)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三.名著梗概。 祥子是旧时代北平城的一个人力车夫。他原来生活在乡间,1 8 岁时,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壮健与诚实,凡是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都做过。但不久他看出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于是他拉上了洋车。祥子做事认真要强,当他拉着赁来的新车时,就在心里下了决心,他一定要有自己的车。 整整三年,他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凑足了 1 0 0 块钱,买了一辆新车。自从有了这辆车,祥子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挣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因为心里舒服,对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