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火葬的社会调查报告淮南师范学院12024 年 4 月 19 日关于“火葬的利与弊”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者:刘书宜 秦瑞 吴盼盼 指导老师: 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淮南师范学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5 月 26 日 目录 内容摘要中国火葬的起源火葬的进展火葬的过程以及现代人对其看法火葬的好处与危害附录参考文献3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浅谈火葬的利与弊,弘扬绿色祭祀,保护环境。内容摘要:中国封建时代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入土为安”这种儒家的丧葬观在宋代以前一直左右着中国丧葬风俗的导向,但却在两宋时遭到强有力地挑战。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火葬最盛行的时期,据估量当时的火葬率因地而异在 10%--30%之间,而即使在提倡火葬的今日,中国的平均火葬率也不过 30%。因此本文主要调查世界各国以及各地区的火葬接受程度,以及火葬的起源,4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进展。经过查阅互联网得到的相关资料,客观的分析了火葬相比传统的风葬,土葬,天葬,海葬……的好处以及危害。经过调查各地区青老年人对火葬的看法,加以自己团队的分析讨论结果,承认了火葬的相对于的好处大于其弊端。以及火葬有着其它处理遗体方式不可相比的优点。从而,弘扬火葬。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方式,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也能让绿色祭祀盛行起来。 1:火葬的起源 中国古代地域宽阔,习俗各异,丧葬习俗也不一。《大唐西域记》卷二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日火葬,积薪焚燎;二日水葬,沈流漂散;三日野葬,弃林饲兽。”《南史·扶南国传》则日:“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两书说法大同小异,其实一也。其中土5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葬外的其它葬法多见于边荒蛮夷之地;而火葬在人类的生活中很具有普遍性,不但蛮地,中原汉地也流行这种习俗。 关于火葬风俗的起源,《辞海》、《辞源》都称始于佛教,最早盛行于古印度,是魏晋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的。《辞海》引《立世阿毗昙论》:“剡浮提人,若眷属死,送丧山中烧尸弃去,或置水中,或埋土里,或着空地。”按《高僧传》记载:“(鸠摩罗什)卒于长安,依外国法,以火焚尸。”其时为晋。《辞源》也称:“本为古印度丧制,随佛教入华而行于中国。”《魏书·释老志》也记载着:“佛既谢世,香木焚尸,灵滑分碎”之语。这明言佛门有火化之俗。又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