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竞争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模板

竞争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模板_第1页
1/88
竞争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模板_第2页
2/88
竞争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模板_第3页
3/8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竞争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No. C1999025 1999-10竞争、 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从”抓大放小”看体制转轨中政策效率改进的原因赵 晓一、 引言及假说对于中国经济所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中国的奇迹” 1( 林毅夫, 1994) , 由于”难以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原理加以说明, 好象也* 本课题为世界银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讨论中心( CCER) 客座项目, 在此深表谢意, 并要特别感谢中心的各位老师, 林毅夫、 易纲、 海闻、 周其仁、 梁能等, 她们给予了笔者宝贵的指导和丰富的启迪。当然文中错误纯由笔者个人负责。1 所谓奇迹, 指的是作为一个大国持续 20 年的高速增长( 克鲁格曼, 1999) , 以及作为一个趋于衰落的文明重新崛起。谈论”中国的奇迹”, 并不否认其中的问题甚至埋伏的危机, 如治乱循环( 林毅夫, 1993) ; 货币增长过快埋伏的危机( 宋国青, 1999; 中国经济讨论中心宏观组, 1999) 非国有经济增速回落的危机以及社会危机( 何清琏, 1998; 杨帆, 199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符合正统经济学的逻辑”( 张军, 1997) 而让许多人感到迷惑不解。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和讨论中国问题的学者都把中国的非凡经济表现视为一个谜( 张维迎, 1998) , 剑桥大学的彼得·诺兰( Nolan, 1993) 称之为”中国之谜”, 布坎南( J. Buchanan) 对中国学者说: ”中国是个谜。看上去不合理, 可是却管用。”2( 汪丁丁, 1998) 对于”中国经济的奇迹”以及中国的制度变迁的解析, 中国经济学家已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林毅夫, 1995 盛洪, 1994; 张军 1997, 张维迎, 1998; 等等) , 中国经济学家们甚至提出了”中国过渡经济学”的概念( 盛洪, 1994) 。可是”中国的经验表明, 我们对制度变迁的真谛依旧知之有限”( 张维迎, 1998) , 许多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笔者而言, 一个悬之已久的问题便是: ”中国经济的奇迹”是否包含有政府决策效率改进的因素, 假如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要问的是: ”它是怎样发生的, 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制度变迁? ”令人遗憾的是, 大部分讨论中国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的文献, 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都不被作为分析的中心, 其决策过程更是置于名符其实的”黑箱”3。似乎中国经济的增长、 制度变迁与政府作用无关。不但如此, ”在体制改革过程中, 还一直存在着一种观点, 认为市场化改革就是削弱政府, 就是政府放权, 就是政府管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竞争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模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