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相关知识讲座 第五讲 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 一、范畴 范畴一词是从哲学移植而来。当人们的思维可以把握某一事物和现象的各种特征及其关系的普遍本质,并表述为基本概念时,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范畴。范畴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关系的最一般概念的范畴,将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伦理学也有自己的范畴,伦理学的范畴是反映和概括人类道德各种现象及其特征、关系、方面等的本质的基本概念。伦理学所关注的狭义道德范畴,是指象善恶、荣誉、义务、良心等概括和反映道德的主要本质,体现一定社会整体的道德要求,并成为人们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 二、医德范畴 (一)医德范畴的涵义 医德范畴是道德范畴的一个特殊领域。从认识论根源上说,医德范畴是医生道德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反映医疗卫生服务中人们之间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从表现形式上说,医德范畴多是借用道德范畴,少部分属于职业独创。医德范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医德范畴包括医学伦理体系中所有的基本概念。狭义医德范畴是指医德规范体系中的第三个层次,如权利与义务、良心与荣誉、胆识与审慎等。其中,权利与义务是最重要、最基本、最令人关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医德范 2 畴及其内在含义也在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 (二)医德范畴的意义 第一,医德范畴是医德规范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医德基本规范体系的三个层次中,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是医德范畴的基础和指导者,医德范畴则是体现和从属于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的。但是,医德范畴作为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的具体化和个体化,以“自我规范”的形式,成为前两个规范层次的必要补充。三个层次是分工互补的:前两个层次主要体现外在的社会要求,而后一个层次则体现内在的自我要求;它们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医德规范体系;第二,医德范畴是由医德他律转化为自律,由外在约束转化为自觉行为的直接环节。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普遍的医德要求,对医务人员主体而言,是外在的、客观的。个人要实现社会要求,首先就要按照这些要求来做,这就是所谓的他律过程。而医德范畴则是医务人员借以把握医德要求的感知能力和评价能力,以行为主体的心理感知、判断、选择等形式来完成规范内在化,即“自我立法”。这显然是主体走向医德自律的直接前提和起点。 三、医德范畴之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