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学领域中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和社会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它统帅着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是衡量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在医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行为准则,是评价医务人员行为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 全面理解和把握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既有利于深入学习医德理论,也有利于有效推进医德实践。 第一节 医德的基本原则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内涵和意义 医德基本原则作为调整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作为统帅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衡量医务人员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的医德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内涵 1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任务。 人自从母体降生于世起,就面临着与疾病和死亡的斗争,人要想拥有健康和长寿,必须借助于医学,医学担负着服务人类健康的重任。而医学的这种神圣职责,要通过医务人员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来实现。社会愈发展,医学愈发展,医务人员的医德责任愈重大。社会主义医德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因此,医德基本原则首先明确界定的医务人员的根本任务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通过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来保障人民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即当人的身心处于健康状况时,应充分利用各种防病的有效手段,防止疾病对人体的侵害,以维护和促进其健康;当人的身心受到疾病的侵害时,应一心赴救,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诊治手段救死扶伤,以帮助其减少痛苦,缓解症状,恢复健康,延长寿命。医务人员要担负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根本任务,既应具有精湛的医术,又应具备良好的医德,那种见死不救、见伤不扶、见病不治的做法,显然是违背医德基本原则的。 2 .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要求。 医学人道主义是传统医德的精华。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我国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主张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要求医务人员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同情病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