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抓好村级党组织“领头雁”工作的思考和启示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村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村级党组织队伍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农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级班子的“领头雁”,更肩负着抓班子、带队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带领农民致富的重大任务,因此,抓好“领头雁”,选好“带头人”成为目前制约农村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关键词:基层党建;村党支部书记;干部素质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28-02当前,农村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第十届村级党组织换届已圆满完成一周年,但部分村级组织带头人还存在工作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岗位适应度不高的问题,如何抓好村级党组织“领头雁”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转意识、重职责,进一步突出村支部书记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村支部书记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实的直接推动者。作为农村工作的带头人,各项工作都关联着党的农村政策,时时事事都离不开党的“三农”工作大政方针。不但要自己带头正确理解、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而且要善于从党的根本利益出发,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依靠群众,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只有村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才能直接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真正达到惠民、强民、富民的效果。2.村支部书记是农村科学发展的重要引领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村基层虽然是最小的组织,但却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任务,国家的每一项大政方针的实施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然而在这其中,村支部书记对于各种政策的理解和把关会起到一个相对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只有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科学发展规划和政策,才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增加农民收入。村支部书记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发展中发挥好科学谋划、牵头带动、组织协调、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等作用,努力实现本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村支部书记是农村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农村支部书记处于农村第一线,是农村党务、财务、人口、民政、计生、社保等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在新的形势下,强化依法治国,管理好农村事务,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包揽型领导方式,改“指令式领导”为“引导式领导”,由“以人治村”过渡为“以法治村”,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在依法享受权利的同时,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二、抓班子、带队伍,进一步落实农村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1.选准“领头羊”,抓好“带头人”。一个村因一位带头人的突然离任,由好转乱;选错一位带头人,由乱致瘫;选好一个带头人,由瘫变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当中,乡镇党委及上级组织部门一定要把握好选人用人关,对于候选人个素质方面要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尽可能地选出让农民群众满意的带头人。要强化落实党支部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让其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排头兵,真正带领投身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中。县乡两级要时刻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抓在手上,乡镇党委要定期对村级组织进行分析研判,重点掌握党组织书记状况和思想动态,对一些存在的隐性问题,该提醒的及时提醒,保持村级班子的稳定性。2.锻炼党员队伍,强化工作落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制订党员每年发展计划,严把党员的“入口关”。积极组织有特色的党员活动,让党员服务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同时,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改变村班子后继乏人的局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把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干部和外出务工经商能人,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跟踪管理,储备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解决好村级班子的新老更替问题,保持基层班子的连续性。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级党组织作为最小的战斗细胞,却承载着基层一线团结群众的巨大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是我们要做好的课题,要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