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编号: 学时数:理论20 学时,实训20 学时 学分数:2 学分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以及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二是帮助学生增进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三是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发展技能、人际沟通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第 一部 分 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2 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 求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了解大学生常见 的心理困 惑 及异常心理的表现,能够初 步 的识别 和诊 断 ; 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 询 观念,能够自主 地 调整 心理状态 以及拥 有 自主 求 助意识。 教学重 点: 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大学生常见 的心理困 扰 及其 应对 4.大学生心理咨 询 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 点: 1.大学生异常心理的识别 和诊 断 2.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 询 观念 第 二部 分 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 一)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讲授 2 学时,实训2 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自我意识的内涵、结构和特征,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以及常见的困扰;掌握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途径与方法,学会正确评价自我、积极接纳自我;能够有效调控、不断努力发展与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 1.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与特征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3.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 4.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 实训内容: 1.通过20 个“我是谁”的课堂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状况。 2.通过“天生我才”的练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