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流程软件项目生命周期模型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流程图过程描述1、由部门经理组建临时项目组,并指定 PM、开发人员、测试人员、QA,人数根据项目规模确定。2、PM 制定需求阶段日程表,该表须通过研发经理审核。3、PM 指示配置管理员建立配置库。4、由 PM 与测试负责人提出裁剪申请,QA 指导临时项目组人员对项目进行裁剪,形成项目裁剪表。5、EPG 和部门经理对裁剪结果进行审批,审批通过项目裁剪表正式生效。6、PM 与测试负责人确定项目管理机制,内容包括组织结构、沟通、跟踪、报告、风险管理、问题管理、QA、CM 等。7、项目组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编写需求清单列表。8、PM 组织临时项目组成员确定系统架构,编写架构设计书和需求规格书。架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的技术方案选择、开发/采购/复用分析等内容要明确体现在架构设计书中。>对技术方案选择(例如,系统结构、开发平台、数据库等的选择),要事先建立评价准则(例如,满足系统需求的能力(例如,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技术的发展前景、供应商资质与实力等)及相对优先级,采用讨论表决的方法选择并确定最终的技术方案。>关于自行开发和采购复用的分析,如果公司有基本满足系统需要的可复用组件(包括其分析、设计、代码、测试用例等),一般应进行复用;本公司没有能力开发或没有必要开发的非核心技术部分,如果采购成本在项目可接受范围内,可考虑采购;否则,由项目组自行开发。架构设计的总体候选方案选择和供应商选择要使用正式的方法做决策。9、PM 召集临时项目组、测试负责人等技术骨干评审架构设计书和需求规格书。10、PM 组织临时项目组与客户沟通、说明需求,必要时编制系统原型向客户展示,直到临时项目组、客户就需求的真实含义达成共识、客户书面确认需求规格书为止。11、临时项目组确定项目目标的范围,明确系统边界,建立系统的模块分解结构。12、PM 与测试负责人遵循《项目估算流程》组织人员进行项目估算。13、PM、测试负责人与临时项目组确定项目关键参数。>工作量、工期、日程、人数>成本/预算(由于本公司的项目的绝大部分成本是人力成本,对估计成本的管理等同于估计工作量的管理,对实际成本的管理等同于实际工作量的管理,对预算的管理等同于计划工作量的管理。)>质量目标14、PM、测试负责人与部门经理协调人员及资源、计划知识技能、协调相关干系人的参与。15、项目组基于公司环境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工作环境。16、PM、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