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及解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 1—50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 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酬劳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酬劳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B. 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C. 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D. 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考点】拒不支付劳动酬劳罪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详解】拒不支付劳动酬劳罪是《刑法修正案(八)》增加的新罪名,立法背景是劳动者讨薪难,进而引发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为了加大对部分恶意欠薪、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在原有民事救济和行政救济途径以外,又增加了刑罚这一最严厉的处罚手段,这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A 项正确。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进民生是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的体现,这就要求执法机关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妥善、及时地处理和化解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矛盾,本案中,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B 项正确。法具有指引作用和教育作用,经过对刑事案件的审理,一方面使犯罪的人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同时,也能够对一般公民起到教育作用,能够引导大家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因此,C 项正确。刑法第 276 条之一第 3 款规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酬劳,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能够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注意:不是“能够不追究刑事责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是以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而“不追究刑事责任”则意味着做无罪处理,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因此,D 项说法错误。【点评】在 之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仅在卷一和卷四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