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如何认定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违法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以具体形式,对特定的客体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措施。由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有法定效力,因此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行为就具有违法性。本文将对如何认定行政行为违法以及行政行为违法的构成要件进行论述。一、如何认定行政行为违法鉴定行政行为是否违法,应从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 程序违法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因此违法的程序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在法律上都是违法的。程序违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违反法定程序作出;(2)没有依法主动公示;(3)没有听取要求听取意见的当事人的意见;(4)没有向当事人通知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5)超过法定期限未作出决定或者拖延时间作出决定。2. 内容违法行政行为对于特定客体的具体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未符合法律规定即为内容违法。内容违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超越职权行使权力;(2)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3)违反基本原则或社会公共利益;(4)没有进行适当的证据、证明及认定等程序;(5)没有考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行政行为违法的构成要件在法律上,要认定某一行政行为是否违法,需满足以下三个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主体要件即行政机关存在违法行为的情形。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否则存在违法之嫌。行政机关的职权来源于法律,只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才能行使权利。2.客体要件客体要件即行政行为影响的权利、利益受到了不法侵害。客体要件往往是违法行为可能引发的争议缘由,即当事人对行政行为证据要素的理解不同,对相关法律规定的适用结果存在分歧。3.结果要件结果要件即与行政行为违法相适应,如需行政行为变更或取消、赔偿等纠正措施。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需要通过诉讼、仲裁等途径进行追索,以达到调整行政行为的效果。这意味着,如判决结果证明行政行为是违法的,那么就应该进行相应的纠正措施,以彻底消除不当的行政行为对权益、利益所造成的损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总之,要认定行政行为的违法性,需要综合考量行政机关的程序是否合法、具体实施的权利、利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行政机关在法律上要负担的责任等多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