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教 学 实 习 报 告学院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年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Ο Ο 七年六月三十日课程名称:环境土壤学实习周数:半周实习单位:校内外实习地点:缙云山、鸡公山、西农实验田、竹园实习时间:2014年1月3、4日一、实习目的、要求:土壤是地壳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堆积物,并且土壤的本质是肥力。土壤是地球表面的岩石风化体及其再搬运沉积体在地壳表面环境作用下形成的。 土壤是植被生长不可缺少的基础,土壤的性质不仅影响林业生产的产量, 还影响植树造林以及林业经营管理的质量。作为林学专业的学生, 以后大都会工作在林业系统。林业系统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植树造林。 所以,学习土壤学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是一种基础,认识和了解土壤,野外实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课堂学习土壤学理论之后,我们基本掌握了土壤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行环节,结合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以达到学习土壤学的目的,为以后的工作作好基础。1、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2、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和土壤剖面的解读,学会土壤剖面的调查,通过土壤剖面解读认识土壤。3、认识岩石、土壤与植被的关系。4、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老师的讲解相结合起来,再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实习主要内容:实习工具:仪器: 1. 土铲:挖掘土壤剖面 2.比色卡:确定土壤的pH值和 P含量 3.白瓷板:测定土壤的pH和 P含量 4.剖面刀:整理土壤剖面,检查岩石硬度 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 6.土钻:钻取不同深度的混合土壤 7.镊子和锡粒 8.土盒试剂: 1.pH 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 1:3):用于测定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3.含磷试剂:测定土壤P含量中显色测定方法:1.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强度以冒泡强度判定:无—“-”;一般—“+”;中等—“ ++”;剧烈—“ +++”。2.土壤 pH 值的测定:取黄豆粒大小的土粒于白瓷板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淹没土壤,显色半分钟,用比色卡二进行比色。3.土壤 P含量的测定:取黄豆粒大小的土粒于白瓷板中,加入含磷试剂,淹没土壤,用镊子夹取锡粒在瓷板边缘来回磨动 (锡具有还原性),待颜色有明显变化后, 用 P 含量比色卡比色 (蓝色深浅与 P 含量呈正相关)。4.在野外,白瓷板用前与用后均可用土清洗。5.由于个人视觉差异,通过比色读出来的P 含量会有所误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