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 ~1997 )提纲当代文学史间 :1949 至今开始标志:第一次文代会第一次文代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 名解) 在新中国成立的背景下于1949.7.2 至 19 日在北京召开,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经验,确定了以毛泽东思想的总方针,为人民、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成立了文联,是当代文学的开端。 < 评价)积极 a 总结经验不足 b 明确方针政策方向c 加强团结联合消极 a 沦陷区国统区厚此薄彼b 对解放区政策的照搬c 宗派主义不真正团结第二次文代会 :在物质与文艺发展不平衡和政治影响导致文艺公式化概念化的背景下,于1953.9.23至 10.6 在北京召开,以繁荣创作为议题,肯定了成绩,反省了不足,把鼓励作家创作作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文艺发展,但一些理论存在片面化。建国初三次文艺批判运动:1《武训传》第一次用政治批判代替了文艺论争2 对俞伯平《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批判3 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文艺思想的批判双百方针: < 名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论争,利用行政力量有害于科学艺术发展,是非问题应通过文艺科学界自由讨论去解决。 < 背景)对农工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文化思想领域纠正左倾影响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解放科学文化生产力。1956.5.2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5.26 陆定一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影响)一度出现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的新气象,产生许多作品,推动文学的发展,并没达到预期效果,出现一支独秀文艺界反右斗争: 开始于1957.6断送了双百成果,又一次把文艺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伤害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表明双百结束,文艺朝左发展。60 年代初文艺政策调整: 制定《文艺八条》,局部地调动了一些作家的积极性“文化大革命”十年文艺思潮的两种文艺类型:a 主流文学,样板戏、样板小说受制于政治 b非主流文学 < 潜在写作)不愿意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万山遍红》《闪闪的红星》;地下文学《第二次握手》天安门诗抄50 、60 年代小说发展:< 简况)创作方法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题材范围狭窄,畸形发展,革命历史题材、农村现实题材异常发达,其他题材相对薄弱;体裁上短长篇发达,中篇薄弱;风格奔放、雄伟、刚健;不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