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目 录第一章施工设计编写依据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第三节工程设计及技术要求第四节施工依据的技术标准及法律规范第二章施工方案第一节桩基施工顺序第二节施工方案及流程第三节施工投入设备及计量器具第三章施工工艺第一节冲击成孔机理第二节施工程序第三节工艺流程第四章施工组织管理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第二节现场施工管理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七章现场文明施工措施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第一章施工设计编写依据第一节 工程概况忻州地区电业局拟兴建电力科技调度综合大楼及附属设施, 场区位于忻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东与忻州瑞科公司相邻, 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其中, 科技综合大楼设计地上12层, 地下1层, 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 附属设施由数幢1—5层的建筑物组成, 占地面积约2.64万平方米。科技综合大楼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埋深约4.20米。该工程由忻州地区建筑设计院设计, 建设单位为忻州地区电业局, 由山西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组织施工, 工程采纳钢筋砼桩基础, 设计总桩数230根( 包括3根试桩, 12根锚桩) , 桩径¢600mm, 桩长分30米( 101根) 、 26米( 113根) 、 9米( 16根) 三种。共计设计方量约1728.0m3, 钻孔延长米约6957.6m。第二节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 地基土的构成及岩性特征由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提供的《忻州地区电业局开发区科技综合大楼及附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知, 拟建场区地面以下50.00米深度范围主要由第四纪冲——洪积所形成的粉土、 粉质粘土及中粗砂所组成, 夹有数层粉、 细砂。场地自上而下可分为十层: 1、 粉土其表面为薄层种植土。呈黄褐色, 稍湿, 可塑。含少量植物根系、 煤粒及氧化铁质。层底标高介于94.17~95.45m之间, 厚度介于3.00~4.30m之间, 平均厚度3.48m。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3.5=8.9(击), 压缩系数a1-2=0.21, 属中等压缩性。此层夹粉砂及粉质粘土透镜体各一层, 其中粉砂呈松散状。2、 粗砂含大量长石、 石英, 少量云母片及其它暗色矿物, 场地内广泛分布, 仅K4未见, 局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含少量砾石, 砾径2~5mm。层底标高92.84~93.82m, 厚度介于1.00~2.50m之间, 平均厚度1.78m。N63.5=12.6 (击), 稍密。3、 粉土黄褐色。很湿~饱和, 软~可塑。局部为粉质粘土, 呈透镜体产出, 软~可塑。层底标高90.71~91.28m, 厚度1.75~4.45m, 平均厚度2.35m。 N63.5=6.6(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