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 伍峪坪村座落在鄂陕交界,上津古城北麓的“三叉”地带,上湖路、郧漫路、上槐路穿境而过,因其区位独特,商贸发展迅速,民营工业不断崛起,新农村建设基础雄厚,成为上津镇的“副中心”,2005 年被 XX 省列为新农村建设 1000 个示范村行列。全村总人口 3234 人,796 户,12 个自然组,版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5496 亩,全村总收入千万元,人均纯收入2500 元。 二、发展现状: 根据上津镇“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伍峪坪村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该村迅速掀起建设热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居民生活区上等级形成规模。04 至 05 年按村庄规划,在郧漫路和三叉路口集中迁移 80 户,统一规划建房,一律明清仿古,砖木混凝土结构三层。 二是农村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基本 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讯、通电视”等“五通”。组级公路拓宽,维修杨家坡——矛盾沟 15 公里;新修干沟一组 4 公里,玉皇滩天沟洞河西路公里;八里堰渠道维修投资 42000 元,新做堰头,渠道水泥加固 800 米;人畜饮水工程,因皂素厂污染,政府拨款 32000 元新解决 200 户吃水问题;全村农网改造现在已基本实现电力全村通;电讯铺盖率达 50 左右,有线电视已达 60 左右。 三是工业园区迅速崛起,带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的实施,区域内玉皇滩电站亿万元工程上马,红卫堤延伸工程开始,金钱河大桥开建,集镇中心区饱和向北开发,使伍峪坪村迎来建设发展的高潮。村委会一班人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扩大招商引资,动员村民进厂打工。随着中天、百科、山东、宏盛四个皂素厂落户,陈家荣砖场、十漫高速砂料场、黄龙湾石料场不断兴起,拉动了地方经济 发展,每年有效输入当地富裕劳动力 1000 多人,同时工业园区建设也为商贸经济带来滚滚财源。 四是石咀子集贸市场初步成形。伍峪坪村的三叉路口位于金钱河与伍峪河的冲击扇区,地势开阔,用水方便,郧漫路、上湖路、上槐路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且紧联集镇,是古镇未来发展的拓展区,随着红卫堤延伸工程启动,80 户居民聚集落户,三叉路口饭庄、旅社、商店、建材、家电、汽车维修等 50 多家个体经商户镶嵌周围,一个集地域商品展销和土特产展销的鄂陕边界边贸市场初步成形。 五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转移致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