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宗商品融资的现状

大宗商品融资的现状_第1页
1/26
大宗商品融资的现状_第2页
2/26
大宗商品融资的现状_第3页
3/26
大宗商品融资的现状 一、“暗黑事件”频发,大宗商品融资成焦点 (一)多起大宗商品融资骗贷事件爆发 2014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骗贷“暗黑事件”频频发生,从铜、铝、铁矿石等金属融资,到大豆、棕榈油等农产品融资;从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到天津港融资欺骗案,大宗商品融资的问题不断暴露,商品重复质押、虚假质押现象被揪出水面,现货质押的风险管理问题开始受到各方的重视和审视,成为各家银行关注的焦点。 图表 1:大宗商品贷款“暗黑事件”汇总 爆发时间 风险事件 商品种类 风险源头 2014.4 进口商违约潮 大豆、橡胶 进口商利用进口获得廉价资金套利的模式破产,银行连带承受坏账风险 2014.6 青岛港骗贷案 铜、铝、铁矿石等金属 仓单重复质押、虚假质押 2014.7 天津港欺骗案 石化产品 货物重复抵押 2014.8 昌华资金链危机事件 大豆、棕榈油 受青岛港银行骗贷案影响,银行抽贷造成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2014.8 贸易商违规融资事件 纸业 纸业贸易商以及物流仓储第三方涉嫌合伙利用货物重复抵押套取资金 资料来源:佰瑞咨询整理 1.青岛港铜、铝融资骗贷案 【事件回顾】 2014年 6月初,青岛港被曝出铁矿石仓单被重复质押,部分持有铁矿石仓单的贸易商从不同银行骗取贷款。随后,德正资源全资子公司——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被曝出曾与四家不同仓储公司分别出具仓单,利用银行信息不对称漏洞,在不同银行重复质押,“德正系”的骗贷主角地位得以夯实。在经过连日发酵后,青岛港大宗商品融资领域的仓单重复质押黑幕被逐一揭开。据调查,青岛港金属贸易融资的“骗贷”金额或刷新历史纪录,在青岛的18家中资商业银行集体卷入其中,仅德诚矿业及其关联公司在 18家银行的贷款金额就超过 160亿元,引发各方哗然。 【后续影响】 针对青岛港事件,至今未有官方出面解释仓单重复质押形成资金缺口如何填补等问题,但该事件对山东地区乃至全国大宗商品融资市场的影响目前仍在持续。 银行层面影响:青岛港事件彻底点燃了商业银行对于大宗商品贷款的警惕心理。在钢贸、青岛港问题爆发之后,银行未来一两年都会对有色、黑色金属企业限制贷款,收缩杠杆。各个涉及到融资贷款的银行和贸易商们也纷纷派人调查仓库实有库存情况,大宗商品融资规模大幅减少。 专题 1 部分银行在青岛港骗贷案后的应对措施  中国银行:作为中国最大铁矿石进口融资提供方收紧进口铁矿石信用证开立。山东分行明确表示,6月 1日后所有铁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宗商品融资的现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