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1-10 B B C B C B A C A C 1-10 AB ABCD BD ABCD BC ABCD BCD CD ACD ABCD 1-10 B B B B B B B A B 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立统一规律 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3.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4.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物质 B. 科技 C. 精神 D. 规律 6. 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 B. 意识 C. 规律 D. 事实 7.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 B. 精神世界 C. 科学技术 D. 意识 8.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9.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 B. 质 C. 量 D. 矛盾 10.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D.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2.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B.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