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新教材全日制高一上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作者及工作单位 曾光中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本章的开篇第一目,也是本节内容的基础。和旧教材相比,本目内容涉及旧教材第二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但是在本书中基本上删除了旧教材中的第一节内容。在讲解本目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结合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布的内容,以及一些时事热门问题,如全球变暖。同时,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内容的基础,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后面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础,环环相扣。如果这一目没有学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各个难点,把握重点,完成本节内容的课标。同时,在学习本目内容的时候,应该补充“大气组成”和“大气垂直分布”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本目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高一年级新授课,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地理这个科目相当难以理解。其实,从第二章开始的内容稍微要较前一章容易理解,毕竟这个空间思维不需要这么复杂。该节内容设计了许多大气物理知识,譬如大气的温度、密度、压力等,在讲授该内容时,应该充分利用高一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做好知识铺垫和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去理解新的课程,从而更好更深刻的接受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同时,学生能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理解各层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节内容中各个示意图的观察、剖析,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对地球和月球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对章节前言的整体把握,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整体; 2、通过对大气的组成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大气的垂直分布和各层的特征。 难点: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意图 学生活动及意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一章行星地球,从宇宙中看地球,在学习了离我们最近的一颗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接着再认识了地球的运动状况,最后认识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对地球的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大家还记得地球的四大圈层是哪些么?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