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脉输液发展史 1656 年,伦敦的Christopher Wren 教授,第一次把药物注入病人的静脉,后人把Christopher Wren 称为输液之父。 1832 年,苏格兰爆发了霍乱,Thomas Latta 教授和他的助手把大量煮开的盐水输注给霍乱病患者,最终发现,不治疗的病人死亡率大于50%,接受治疗的病人大部分得救,但是一部分人出现了发热现象。从此以后,静脉输注这种用药方法在临床上广泛的流传开来。 从1920 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瓶玻璃瓶装的静脉输液起,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医学上把输液叫做静脉点滴或静脉输液,是通过静脉把含药物的液体输入到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的目的及常用溶液: 1 、目的: ①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③输入药物,过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④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⑤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 压,以过到减 轻 脑 水肿 ; 降 低 颅 内压,改 善 中 枢 神经 系 统 功 能 的目的。同 时 借 高渗作 用,回 收 组 织 水分进 入血管 内通过肾 脏 排 出,过到利 尿 消 肿 的作 用。 常用溶液: ①供 给水分和热量,用5 -1 0 %葡 萄 糖 注射 液。 ②供 给电解质:0 .9 %氯 化 钠 液、5 %葡 萄 糖 氯 化 钠 等 。 ③调节 酸碱平衡:5 %碳 酸氢 钠 、1 1 .2 %乳 酸钠 等 。 ③增加血液渗透 压,增加循环血量,有 各 种右 旋 糖 酐 、7 0 6 代 血浆 等 。 ⑤利 尿 脱水:甘 露 醇 、山 犁 醇 、5 0 %葡 萄 糖 等 。 ⑥ 其 它 :用于特 定 治疗目的,如 浓 缩 白 蛋 白 、水解蛋 白 等 。 欧 洲 静脉输液形 式 的转 变 年份 : 上世纪20 年代 至30 年代 开放 式 上世纪30 年代 至50 年代 玻璃瓶半 开放 式 上世纪50 年代全密闭式血袋问世促进封闭式问世 上世纪60-70 年代大量输液事件出现,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对半开放式广泛评价(1965-1978) 上世纪70 年代后封闭式确立了临床地位 为了扩大与提高治疗效果和提高静脉输注给药安全性,静脉输液无论从输注内容和输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形式上分,静脉输液经历了三代:开放式、半开放式、全密闭式。 第一代: 开放式 第二代:半开放式 第三代:全密闭式 三代不同产品的优缺点: 开放式输液由于其给药的不安全性太大,很快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