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十三势、《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功心解》注解 古 传 太 极 并 无 套 路 , 原 始 骨 架 就 是 十 三 式 , 分 别 为 定 、 进 、 退 、 顾 、 盼 、棚 、 捋 、 挤 、 按 、 采 、 列 、 肘 、 靠 十 三 字 组 成 , 它 概 括 了 太 极 拳 的 主 要 法 则 , 为武 当 派 张 三 丰 祖 师 所 创 。 内 家 太 极 拳 正 确 的 练 功 方 法 是 由 浅 入 深 、 从 简 到 繁 、 循 序 渐 进 的 过 程 。 其基 础 功 夫 最 为 重 要 , 就 如 上 学 一 样 。 先 学 笔 画 , 然 后 组 字 , 再 懂 字 意 后 造 句 、 作文 … … , 数 、 理 、 化 等 也 是 如 此 ; 随 着 你 读 幼 儿 园 、 小 学 、 中 学 、 高 中 、 大 学 、研 究 生 等 作 出 不 同 阶 段 的 组 合、 认识、 掌握与升华… … 在太 极 图中 , 太 极 修点, 也 就 是 阳鱼的 阴点、 阴鱼的 阳点; 阳鱼为 动功 ,阳鱼中 的 阴点为 动中 之静功 , 是 肢体形外三 合之功 , 也 称“知人功 夫 ”。 阴鱼为 静功 , 阴鱼中 的 阳点为 静中 之动功 , 是 精气神内 三 合之功 夫 , 也 称“知己功 夫 ”、 “丹田 功 夫 ”, 是 动中 有 静、 静中 有 动、 阴阳互 补 的 体现 。 太 极 拳 求 的 是 跟 顶 劲 也 称通 臂 劲 , 其 劲 道 走 向 为 以 脚 催 膝 、 以 膝 催 胯 、 以胯 催 腰 、 以 腰 催 肩 、 以 肩 催 肘 、 以 肘 催 手 , 以 腰 为 轴 、 以 意 领 气, 意 到 气到 、 形神俱 到 的 过 程 。 “ 太 极 十 三 式 ” 为 定 、 进 、 退 、 顾 、 盼 、 棚 、捋 、 挤 、 按 、 采 、 列 、 肘 、 靠 , 共 十 三 式 。 其 过 程 为 : 无 极 生 无 极 桩 , 因 《 无 极 修真 》 主 张 修的 是 先 天 真 元 , 即 : 内 气运行、身识应对、感觉应对、情志掌控等等,然后通过导引、调心、调式、调息使神意合一,融通于肢体以便挖掘自身潜能,使气机随意而动,从而做到无处不是手,无处不丹田的功法过程……。 “无极”从形态上讲是无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