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课堂是不同个体之间互相交流的主要场所,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任何一节课都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所以要想上好历史课,必须营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历史课堂中,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体会到他们的主体地位,领悟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尊重学生的想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总之,为了使学生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与学生交流最多的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有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却不愿意上历史课。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就是在课堂上,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其产生兴趣,从而学好这门课程。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有效的评价,是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的主要方式,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 2 第一,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满怀期望,依靠学生并充分地展示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年龄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需要理解与尊重,因此,大部分时间与他们相处的教师,必须尊重并信任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观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相信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都会有所突出的表现,有些表现在学习方面,有些表现在性格方面,有些比较坚强等等。总之,每一个人在某一方面都会比其他的学生有优势,所以,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特价值的个体,承认他们有无限的潜能,使他们树立信心,作为前进的动力。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作答,但是,由于某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透彻,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甚至脱离主题,答非所问,这时,教师就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心态要平和,不要着急上火,要对学生有包容的胸怀和耐心。尊重学生的回答,不要直接的否定他们,使其丧失信心,而应该鼓励他们有勇气,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