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宽容大度的品格 高曹楚凡家长 如何培养孩子宽容大度的品格 案例:小雅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虽然刚上二年级,但已经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父母的贴心人了。一天,小雅回到家闷闷不乐,晚饭也吃得很少。妈妈发现她不对劲,就在小雅睡觉前坐到了她的床边,“我的小乐天派,今天怎么了?”“没事!”“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分给我一半,你的不舒服就会少一些。” 小雅听了妈妈的话,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痛哭起来。等小雅情绪稳定了一些,才将心中的不快一一道出。原来,今天自习课上写作业时,小雅不小心碰了同桌小宇一下,小宇的作业本被划出了一个破洞。小宇平时就是个比较顽劣的男孩,遇此情况,回手撞了小雅一下。力度很大,撞得小雅肚子直疼。小雅的眼圈立刻红了,可小宇还不依不饶:“你先撞我的,活该!”听了这话,再想想自己以前帮小宇补课、讲题、借给他学习材料等种种对他的帮助,小雅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为什么自己对小宇这么好,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小雅想不明白,觉得自己很委屈:“妈妈,我不是故意撞他的,我也准备立刻跟他说对不起,可他„„”小雅哽咽着。是呀,现在的孩子怎么都沾不得,碰不得呢。妈妈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案例分析:通过小雅的叙述,可以了解到,小宇这个孩子将自己看得非常重要,不能容忍自己受到丝毫“委屈”,即使是别人的无心之过也不能容忍。反观小雅,对伙伴友好、大度,虽然觉得自己很委屈,但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能控制好自己的举止。发生在这两个孩子身上的事,涉及到一个核心的人格特征--宽容。 所谓宽容,《辞海》将之界定为“宽恕,能容人”。《现代汉语词典》将之解释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学者杨四耕在《论教育宽容的本质、意义及实现策略》中则认为:“所谓宽容,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对待异己的观念和信仰持公正、理智的态度,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容许别人自由地行动和独立思想。”权威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宽容(来源于拉丁文tolerat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宽容人格的缺失。而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身为独生子女带有一些“独”特性格由于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在孩子的成长中,没有同龄人的陪伴,所以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比较孤独,于是也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他们总感觉自己是对的,不会与他人...